第一节 党在战争的烽火中茁壮成长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投身大革命洪流
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主义社会。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中国历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中国,并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国外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联合,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成为民族灾难和人民痛苦的根源。这样,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二十世纪中国最初的革命领导者,是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中国社会内部新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初步成长起来,从而引起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但是,由于这时无产阶级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它所参加的某些斗争,还处在民族资产阶级的影响之下。
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初步发展并登上政治舞台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新的气象。1905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发起成立同盟会,提出了实质上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政治纲领,并努力用革命手段来实现这个纲领。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全面爆发。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完整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广泛地发动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下层劳动群众,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这场革命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最终,辛亥革命以同旧的反动势力的妥协而告终。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正当中国人民在苦闷中摸索、在黑暗了苦斗的时候,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前景,给予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新的革命方向和启示。李大钊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颂扬俄国十月革命。
在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的情况下,兴起了一场新的人民大革命,此次革命以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为起点。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往民间去”,到工人中去开办学校、组织工会。这些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着中国的先进分子,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先后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这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是把它当作单纯的学理来探讨,而是把它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积极投身到现实斗争中去,注意同工人群众结合,同中国实际结合。这是诵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具有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了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建立新型的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
在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的帮助下,1920年8月,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正式成立,当时取名为“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成立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兴起
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大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这时的各种革命力量,远不如统治着中国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强大。党认识到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决定采取积极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1923年6月12—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1925年,以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为起点的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兴起。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过程中得到很大发展,党员人数增加了将近10倍,一些原来没有党组织的地方建立起党的组织。
伴随着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国民党右派掀起的反共逆流也在滋长。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所谓“中山舰事件”。同年5月15日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后,蒋介石成为国民党掌握最高权力的人物。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介石的立场进一步转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方面。但是他的实力有限,还需要得到共产党和苏联的支持,因此没有立刻同共产党公开分裂。这时已到北伐战争的前夜。北伐的军事指挥权主要掌握在蒋介石手中这个事实,表明革命形势虽然在迅速发展,但已经埋伏着严重的危机。
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大革命的失败
北伐战争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针对敌我兵力悬殊的形势,国民革命军在以加伦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开始北伐。并依据此战略方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重大胜利。
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并未能遏制革命阵营内部的危机。蒋介石进一步加紧对军队和政权的控制,实力迅速膨胀。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大会未能对武汉政府的各派作出正确的分析,导致了对汪精卫一派的右倾迁就政策,未能在党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为全党指明方向。同年7月15日,汪精卫等控制的国民党中央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彻底背叛了孙中山制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纲领。随后,汪精卫集团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了大逮捕和大屠杀。国共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二、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南昌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了疯狂镇压。1927年8月1日,我北伐军进行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于缺乏经验,起义没有很好地和当地农民运动结合起来开展斗争,最终,起义以失败告终。8月7日,为彻底清算并纠正党在过去工作中的严重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新方针,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八七会议.决定派出干部分赴各地,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组织武装起义。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由于国民党军早有准备,我军分散等原因,起义失利。经过著名的三湾改编以后,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并改变原有部署,向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井冈山进军。10月7日,毛泽东率部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同年4月,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胜利会师。
革命运动的复兴和红军反“围剿”的胜利
为了认真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革命斗争的路线和任务,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一系列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