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精神”是一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精神,被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总书记这样评价焦裕禄同志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为深入学习并弘扬焦裕禄精神,11月1日至3日,在校党委书记常新平的带领下,党委委员、组织部(统战部)部长李忆秋、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于多珠,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李洁,副院长苗正超,组织思政课教师一行30人,走进焦裕禄精神发源地河南兰考,参加了由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承办的“弘扬焦裕禄精神培训班”。
本次培训班采用理论学习、现场教学、沉浸式课堂、激情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阐释了焦裕禄精神的丰富内涵。
开班式上,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黄红梅致欢迎词,向培训班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焦裕禄干部学院的基本情况。执行院长于多珠作动员讲话,强调要深入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于院长表示:“这次到兰考专题开展“弘扬焦裕禄精神”学习培训,是继去年学习红旗渠精神之后,进一步补足我们的“精神之钙”。焦裕禄离开我们已整整六十年了,今年我也60周岁了,我怀着朝圣般敬仰心情来到兰考进行专题教育学习,让行走的思政课堂化作更坚定的信仰,深刻领悟和践行焦裕禄用赤诚和生命诠释共产党人的最高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对参训老师提出了培训期间的纪律和要求。
理论辅导,筑牢信仰之基
在理论学习环节,由“焦裕禄精神”研究领域专家赵兴国教授进行主题为“焦裕禄精神的形成及时代价值”专题讲座。赵教授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深入剖析了焦裕禄精神的源起及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意义。在焦裕禄的精神世界里,有着“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崇高追求。这种将生死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担当精神,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习和践行的。
现场教学:感悟焦裕禄精神的力量
从一棵树,走近一个人。相比物质遗产,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老师们在“焦桐”树下,聆听“焦裕禄的故事”,感悟焦裕禄精神伟力。通过讲解员讲述焦裕禄在兰考475天的风雨历程、亲民之举,老师们亲身感受了焦裕禄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情朗诵习近平总书记《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感受焦裕禄同志的坚定党性和为民情怀,以及兰考人民对焦裕禄同志的真挚情感,不禁潸然泪下。
在兰考展览馆,老师们聆听讲解、观看实物,进一步了解焦裕禄同志的生平事迹,深刻感悟焦裕禄精神。兰考的变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见证,更是焦裕禄精神向后代传承的有力证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写的词:“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焦裕禄便是这样一位深得人心的好干部,他尤其关心困难群众,留下了永恒的感动与敬仰。
沉浸式教学:深入灵魂的精神洗礼
您能否像焦书记那样做到亲民爱民?
您能否像焦书记那样做到艰苦奋斗?
……
“灵魂十问”直击心灵、振聋发聩,老师们在沉浸式党性课程《您好 焦裕禄》中化身焦裕禄的亲人、同事、朋友,从亲历者的角度去感受焦裕禄同志的工作方法、领导艺术、为民情怀、高尚情操,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我院参与演出的杨栋彬老师激动地说:“在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焦裕禄工作时的艰辛与伟大,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今后要更加努力,把教育事业做好,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不懈奋斗。”
深入乡村,感知民情社情
“体验翻淤压沙,追忆峥嵘岁月”。每一位学员都亲身参与到翻淤压沙的体验活动中,这是对焦裕禄科学治沙精神的生动再现。老师们深刻体会到焦裕禄在极端恶劣环境下坚定不移的信念与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精神,是理论与实践的生动结合。
一个人鼓舞一座城,一棵树带动一个产业。在幸福张庄,老师们考察了解泡桐产业如何助推乡村振兴,在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中,感受到经济发展的新气象,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一切都极大增强了参训人员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解与践行决心。
在与当地群众交流时,他们表示:“一个地方干事情,有很多物质条件,但最重要的是精气神!兰考为什么有那么大变化,就是因为一代又一代讲焦裕禄精神。”如今的兰考,到处都是他的痕迹。陵园、纪念馆、主干道、干部学院等,以焦裕禄命名的都是地标,泡桐种植孕育出了家居产业和民族乐器产业,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
此次“弘扬焦裕禄精神培训班”研修活动,不仅是一次政治学习、理论学习,更是一次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丰富了学员们的理论知识,更加深了大家对焦裕禄精神的领悟。未来,学院将继续在教育和实践中不断发掘、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推动教育事业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弘扬焦裕禄精神培训班 开班式
理论学习
“焦桐”树下现场教学,感悟焦裕禄精神
兰考展览馆,感受焦裕禄精神指引下的兰考之变
杨栋彬老师参演“魏铎彬”角色
焦裕禄精神引领助推乡村振兴
集体合影
审核:综合办公室
终审: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