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学考察时进一步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只有善用大思政课,明确教育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学考察时进一步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只有善用“大思政课”,明确教育导向,让思政课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同频,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最终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应有作用。
暑期,思政教育教学部教师参与指导6个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政教育融入实践,与专业教育互融互促,通过理论宣讲、红色寻访、行业调研、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形式突破一课之内、一墙之隔,打破教学时空局限性,把思政课课堂拓展到社会,搬到基层、农村、纪念馆,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思政课”育人平台,让思政育人更加生动立体。
一、走进西柏坡,追寻历史足迹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杨小东老师参与指导软件学院实践团去到了红色教育基地“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精神”在百年党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是共产党人向往的革命圣地,是我们进行党史教育最为生动的思政课堂。师生寻着“赶考”的历史印记,通过参观学习、聆听红色故事、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探寻党百年奋斗的“精神密码”,增强对“初心”和“使命”的感性认识。
鲁鹏老师与建筑与设计学院实践团赴西柏坡革命圣地,重温那段伟大历史,传承西柏坡革命精神。同学们从第一展厅“走进西柏坡”一路前行,见证了永远不能忘怀,值得人民热泪盈眶的革命故事。随后去往百团大战旧址红河槽纪念馆实地走访,听取纪念馆长的谆谆教诲,感受着老一辈革命先驱为今日之中国奋斗的过程,让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洗礼。
尹瑞珊老师与网络与通信学院实践团走进了西柏坡,将思政教育与红色实践相结合,深入挖掘丰富的红色党史文化资源。一间间泥砖垒砌的平房、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毛线标注的作战地图,让同学们从细节处感知历史,从内心深处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老一辈革命家的高瞻远瞩,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
二、走进晋冀鲁豫边区,寻访红色“商”迹
追忆峥嵘岁月,寻访红色’商’迹,赓续红色血脉。陈赤华老师与商学院实践团队前往邯郸市涉县索堡村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税务总局旧址,参观历史文物,了解历史演变,凝听红色故事,学习税史税制……,实地领悟中国共产党税务发展百年奋斗历程和精神。同时采用现代化的云直播、拍摄视频等方式对税务总局旧址及陈列馆进行同频宣传报道,以红色力量献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三、走进梅花惨案纪念馆,“三进三同”深入梅花村
李亚鑫老师与艺术与传媒学院实践团队一起进行了为期7天的“三进三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观梅花惨案纪念馆、倾听惨案幸存者讲述“最黑暗的日子”,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珍贵文物、一个个承载历史的感人事迹,激发和坚定了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同学们深入到梅花村一线与农民群众中,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崇尚劳动中树立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
四、走进双凤山、正定塔元庄,感悟红色历史
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斗者。吴曼老师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实践团开展了“三进三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政课堂搬到实地现场,打开读懂历史、认识社会的窗口,让学生在行走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在双凤山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用心感悟将士们的英雄品质。在正定塔元庄,从规划、产业、人文等多方面全方位感受乡村振兴历程,调动大学生投身基层、服务基层的热情。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青年学子唯有深入实践,才能深切感受社会前进大脉搏。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完善社会实践育人平台,增强思政理论课堂的实践感、说服力,更好地体悟“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思政育人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矢志实学实干。